Linux 文件系统中的 i 节点363

在 Linux 文件系统中,i 节点(inode)是一个数据结构,它包含有关文件或目录的信息,例如其文件大小、属主、权限和数据块地址。i 节点本质上是文件系统的索引,它通过文件的文件名将文件与 i 节点连接起来。

每个文件或目录都有一个唯一的 i 节点号,该号存储在文件系统的超级块中。文件名的哈希值与 i 节点号一起存储在文件系统的目录中。当文件被访问时,内核会通过文件名找到目录中的 i 节点号,然后使用 i 节点号从超级块中检索 i 节点。

i 节点包含以下信息:

* 文件类型(文件、目录、符号链接等)* 文件大小(以字节为单位)* 权限和所有权(属主、组和其他人)* 指向包含文件内容的数据块的地址* 硬链接数(指向同一 i 节点的文件或目录的数量)* 访问时间、修改时间和更改时间* 附加标志(例如是否设置了粘滞位或 setuid 位)

数据块是文件系统中用于存储文件内容的固定大小的块。i 节点中的数据块地址是一个指向数据块位置的指针。i 节点中直接存储少量数据块的地址,而较大的文件可能需要使用间接块来引用更多的数据块。

i 节点是 Linux 文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们提供文件和目录的元数据,并充当文件的内容和元数据之间的桥梁。通过管理 i 节点,内核可以高效地访问和管理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。

i 节点的特点

i 节点的特点如下:

* 唯一性:每个文件或目录都有一个唯一的 i 节点号。* 持久性:i 节点信息存储在文件系统的稳定存储中,即使系统崩溃也不会丢失。* 映射:文件名通过哈希值映射到 i 节点号,允许通过文件名快速访问文件。* 数据存储:i 节点包含存储文件内容的数据块地址。* 间接寻址:i 节点使用直接和间接块寻址数据块,以支持大文件。* 元数据管理:i 节点存储有关文件或目录的重要元数据,包括大小、权限和时间戳。

i 节点的用途

i 节点用于各种文件系统操作,包括:

* 文件创建:当创建新文件时,内核分配一个新的 i 节点,并将其与文件的文件名相关联。* 文件访问:当文件被访问时,内核通过文件名查找 i 节点号,并使用 i 节点号检索文件的内容。* 文件修改:当文件被修改时,内核更新 i 节点中的时间戳和其他元数据,以反映更改。* 文件删除:当文件被删除时,内核从文件系统中释放 i 节点和数据块,并将文件名从目录中删除。* 硬链接:硬链接是指向同一 i 节点的多个文件名。当硬链接被创建时,i 节点中的硬链接计数被递增。当硬链接被删除时,计数被递减。如果硬链接计数变为 0,i 节点和数据块将被释放。

i 节点是 Linux 文件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数据结构,用于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元数据和内容。它们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来访问文件,管理文件权限和时间戳,并支持硬链接和间接寻址等特性。通过理解 i 节点的工作方式,可以更深入地了解 Linux 文件系统并优化文件系统性能。

2024-11-02


上一篇:Linux 文件系统损坏:深入指南及恢复方法

下一篇:Android 构建系统:深入了解 Make